报告题目:动力学激活的氟基和镁基电池
报 告 人:李驰麟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7日 10:00-11:00
报告地点:将军路校区8号楼 8311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李驰麟,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2008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 获理学博士;同年进入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从事电池材料和固态离子学方面的研究;2013年加入上硅所工作。在新型电池材料的结构合成设计、电化学反应机制、纳米离子学、氟基电池、锂/镁金属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方面作出系列创新成果。受邀在国际固态离子学大会、国际氟化学大会等国内外会议上作邀请/主题报告30余次。发表期刊论文近80篇,包括以通讯或第一作者的NPJ Comput. Mater.、J. Am. Chem. Soc.、Adv. Mater. (2)、ACS Nano(9)、Adv. Funct. Mater.(7)、Energy Storage Mater. (4)、Adv. Energy Mater.、Nano Lett.、Chem. Mater. (2)。授权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在申中国发明专利6项。担任Sci.Rep.编委、无机材料学报编委和Chin.Chem.Lett.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氟基和镁基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高元素丰度的潜在优势,然而其发展长期受制于动力学不足造成的储能性能退化。在氟基电池方面,探索固体正极的新型晶体(矿物相)结构原型和异质界面至关重要,近来我们通过结构基因调控,开发了烧绿石(pyrochlore)、六方钨青铜(HTB)、四方钨青铜(TTB)和立方钙钛矿(cubic perovskite)等开框架相的氟基正极,成功构筑了尺寸或维度增加的快离子通道,提升了氟基材料的本征导电率和能量/功率密度;提出氟基催化的概念,实现了双金属纳米晶域驱动LiF的高效裂解; 发现氟基体系中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现象,及其对可逆阴离子反应的诱导作用和对转换反应的延迟效应。在负极氟化改性方面,提出高导氟基固态电解质增强SEI的实现途径和氟浓化界面的复合增强策略。在镁基电池方面,提出锂盐添加剂调控激活的镁-多硫化物和镁-有机电池体系,避免了镁离子缓慢晶格内迁移的问题,实现了正极的多电子(转换)反应和高能量密度,和负极在长期循环中的枝晶抑制效果;提出氟化表面储镁的阴离子激活机制,开发出无过渡金属的镁石墨烯电池。